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是消费者在购车时极为关注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着车辆的使用便利性和实用性。然而续航里程并非一个固定值,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那么,究竟该如何衡量新能源车的续航呢?
首先要了解的是,新能源车续航里程有不同的计算标准。目前国际上常见的有三种,分别是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世界轻型汽车测试循环(WLTC)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测试标准。

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是早期广泛使用的测试标准。它的测试过程相对理想化,由四个市区循环和一个市郊循环组成,测试工况较为单一,平均车速较低,加速和减速过程也比较平缓。这种测试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驾驶中的复杂情况,如频繁的启停、高速行驶、不同的驾驶风格等,因此通过NEDC标准计算出的续航里程往往比实际续航要高。
世界轻型汽车测试循环(WLTC)是一种新的全球统一测试标准。相较于NEDC,WLTC的测试工况更加复杂和贴近实际驾驶情况。它包含了低速、中速、高速和超高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速度和加速度都有明确的规定。WLTC测试的平均车速更高,加速和减速过程也更加剧烈,因此通过WLTC标准计算出的续航里程更接近实际情况。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测试标准则是美国采用的测试方法。它的测试过程更加严格和全面,除了考虑不同的驾驶工况外,还会考虑到空调、暖风等设备的使用对续航里程的影响。EPA测试标准分为城市、高速和综合三种工况,最终的续航里程是根据这三种工况的测试结果加权计算得出的。因此,EPA标准计算出的续航里程通常是最接近实际驾驶情况的。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这三种测试标准的差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对比表格:
测试标准 测试工况 续航里程与实际差异 NEDC 四个市区循环和一个市郊循环,工况单一 差异较大,计算值高于实际值 WLTC 低速、中速、高速和超高速四个阶段,工况复杂 差异较小,更接近实际 EPA 城市、高速和综合三种工况,考虑设备使用 差异最小,最接近实际除了测试标准外,实际驾驶中的续航里程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驾驶风格是一个重要因素,急加速、急刹车和高速行驶都会增加能耗,从而降低续航里程。车辆负载也会对续航产生影响,车上搭载的乘客和货物越多,车辆的能耗就越高,续航里程也就越短。此外,环境温度对新能源车的续航也有显著影响,低温环境会降低电池的活性,增加电池内阻,从而导致续航里程下降。
本文由AI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