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追踪平台

足不出户了解动态

险企发债观察:发行规模仍居历史高位 永续债占比接近七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为什么永续债几乎成了大型寿险和银行系险企的专属点心?”

  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提问,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分析称,主要逻辑主要有二个: 其一是,永续债在会计层面可“变身”权益,资本加厚效果更“硬核”,能够陪伴公司穿越长周期偿付能力起伏;其二,永续债的准入门槛比资本补充债高出一截,中小机构往往只能望洋兴叹,大型公司则顺势揽下这一稀缺工具。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6日,今年以来已有19家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或永续债,合计规模超700亿元,其中永续债发行规模占比近七成,成为险企补充核心资本的重要工具。业内人士认为,发债能够缓解保险公司的资本补充压力,但从长期来看,保险公司还需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提升资本实力。

险企发债观察:发行规模仍居历史高位 永续债占比接近七成

  永续债发行占比超七成

  与“有到期日”的传统债不同,永续债不设终点,利息可递延支付且不构成违约事件;一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减记或转股条款即刻“刀片”出鞘,本金可被强制用以吸收损失。正因如此,它才被监管纳入核心二级资本,直击偿付能力充足率痛点,战略价值显而易见。

  放眼全球,永续债其实是成熟品种。2022年8月,人民银行与原银保监会联合掀开盖子,发布《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为险企打开核心二级资本“水龙头”。2023 年,泰康人寿率先鸣枪,落地行业首单永续债;2025 年 2 月,泰康养老再以 20 亿元、2.48% 票面利率抢跑,成为首家尝鲜永续债的养老险公司。至此,除泰康养老外,所有永续债发行席位均被人身险公司包揽。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对险企而言,是否发行永续债取决于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资金需求。永续债具有长期性、无到期日的特点,有助于险企稳定资金来源,优化债务结构。但是,险企同时也要考虑市场的接受问题、利息的支付压力和估值波动的风险等因素。 

  2025年以来,保险公司掀起新一轮“发债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6日,已有17家保险公司发行了663.7亿元债券,其中资本补充债191亿元,永续债472.7亿元,其中永续债在全年发债总额中占比高达71.2%,远超去年约25%的水平,增长势头迅猛。

  与 2024 年“百亿级”大单频出不同,2025 年迄今仅平安人寿一家跨过百亿红线;去年动辄百亿的人保财险、新华人寿等今年均未再现大手笔。隋东判断,去年四季度以来投资端回暖,行业偿付能力普遍“回血”,资本补充节奏随之放缓。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季报显示,2025 年三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186.3%,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 134.3%,较 2024 年末分别下滑 13.1 和 4.8 个百分点。分类型看,财产险公司综合与核心充足率分别为 240.8%、212.9%,人身险公司为 175.5%、118.9%,再保险公司则为 246.2%、216.7%。人身险指标继续垫底,财产险较上年末逆势抬升,再保险则小幅回落。

  得益于增资、发债及盈利修复“三箭齐发”,行业整体资本仍处于充裕区间。已披露三季报的公司中,仅前海财险、安华农险、亚太财险、华汇人寿、长生人寿 5 家偿付能力未达标,数量较往年减少。

  “偿二代”二期自 2022 年落地后,连续经历了2023年、2024年的高速发展,两年发债超千亿元;截至今年11月末,资本补充债与永续债合计 741.7 亿元,虽低于前两年度,但仍处历史高位区间。

  利率洼地刺激“低成本置换”

  不管是永续债还是资本补充债,今年险企发债意愿旺盛的很大一个原因还是在于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根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险企发行的7笔永续债票面利率均高于3%,整体介于3.25%—3.7%区间;而2024年后则未有高于3%的票面利率出现,整体处于2.2%—2.9%区间;而从今年的数据来看,2025年险企发债票面利率区间仅 2.15%—2.8%, 相较前一年继续出现下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认为,流动性宽松叠加投资者对险企信用的“滤镜”,让票面利率一路下坠;部分头部公司顺势启动“以低换高”,用新低成本债置换高息存量债,直接削薄利息支出。

  以招商仁和人寿为例,招商仁和人寿11月20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于11月19日发行13亿元资本补充债,该债券为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在第5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起息日为11月21日,票面利率为2.4%。

  而就在发债的一周前,该公司11月14日发布关于2020年资本补充债赎回选择权行使公告,对规模8亿元的“20仁和人寿”债券进行赎回。根据其发行公告,该债券为分段式计息,第1年至第5年的年利率为4.95%,如果发行人不行使赎回权,则从第6个计息年度开始到该债券到期为止,后5个计息年度内的票面利率为5.95%。

  除了招商仁和人寿之外,今年平安人寿、英大泰和人寿、财信吉祥人寿、中再产险等先后赎回 2020 年资本补充债,并同步发行新债。平安人寿赎回的“20 平安人寿”原票息3.58%,若第 5 年末不赎回将跳升至 4.58%,而新发永续债票息仅 2.35%,融资成本骤降超120BP。 

  目前,险企资本补充债券普遍采用“5+5”期限结构,第5年末若不行使赎回权,票息跳升100BP以继续满足认可负债标准。在利率下行通道里,这一机制反而成为倒逼公司“低成本再融资”的天然杠杆。

网站分类
搜索
文章归档

Powered By Z-BlogPHP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