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金融一线消息,2025年野村中国投资年会于2025年11月12日在深圳举办,由野村与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联合主办,吸引了超过40家企业和400多位投资者参与。
在大会开幕致辞中,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社长川前顺平先生表示:“我们见证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最新公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也让我们备受鼓舞”。他说道,“同时,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中国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政策。”
“野村进入中国市场已超过40年的时间”,他说,“野村也始终致力于依托自身的全球网络和在华合资公司,助力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以下为本届投资年会中野村发言嘉宾的观点集锦:

全球经济仍表现出显著的韧性
今年,尽管美国关税飙升、地缘政治摩擦以及财政压力不断增加,全球经济仍表现出显著的韧性。这种韧性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的革命性转型、企业灵活调整对外贸易方向、货币与财政政策的适度宽松以及整体宽松的金融环境。
然而在表象之下,经济不平等正日益凸显,低收入家庭和小型企业正艰难维持生计。展望2026年,鉴于这些因素可能持续存在,政策制定者将面临艰巨任务,维持世界经济平稳运行。
在美国,随着中期选举临近,财政主导地位可能会进一步加强,这增加了通胀持续高于目标水平的风险。
德国的大规模财政扩张应该会开始成为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法国和英国等其他国家已无财政政策施展空间,如果继续扩大预算赤字,可能面临政府债券收益率上升的风险。
在亚洲,通货膨胀可能会维持在历史低位。尽管中国今年前三季度保持增长,但仍面临一些潜在挑战,仍需应对国内需求疲软的问题。日本央行可能会继续逆全球趋势而行,进一步上调利率。印度作为增速最快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有望继续保持出色表现。

中国在下一个五年将专注于实现有韧性、平稳和包容的经济增长
随着近期中美元首会晤、四中全会圆满结束以及“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发布,中国将专注于在2026-2030年实现有韧性、平稳和包容的经济增长。政府将继续通过大力投资和产业政策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特别是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
尽管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稳健,但一些潜在挑战仍不容忽视:耐用消费品需求前置后的透支效应、“反内卷”举措下部分行业投资的收缩、全球贸易壁垒上升背景下预期出口放缓,以及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等。我们预计GDP增速将从第三季度的同比4.8%放缓至未来几个季度的4.0%左右。
我们认为,近期政策重点可能会再次转向稳增长和缓解价格下行压力,而财政扩张很可能成为中国政策议程的关键着力点。

预计日本经济增长将放缓;“早苗经济学”由三大支柱构成
我们预计日本经济增长将受关税影响而放缓,但仍可避免衰退。虽然预计今年第三季度GDP将出现大幅下滑,但内需仍保持一定韧性。
目前核心CPI通胀率(不含生鲜食品)约为同比3%。然而,随着食品价格回落以及政策措施的下行压力,我们预计通胀率将在2026年降至2%以下。此后,到2027年,通胀率可能会再次逐步上升至2%。
高市早苗于今年十月成为新一任日本首相。我们认为,她的经济政策“早苗经济学“由三大支柱构成:1)重视国家危机管理与经济增长;2)以应对通胀为核心的扩张性财政政策;3)主张政府负责货币政策,而日本央行应决定最佳工具的方针。她强调价格目标应通过需求拉动型通胀而非成本推动型通胀来实现。
我们认为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的政策立场与高市早苗的立场相符,因为植田和男在衡量潜在通胀时区分了成本推动型和需求拉动型通胀。植田和男无需在新政府上任后调整政策立场,因此我们维持先前预期:即日本央行将在2026年一月加息,随后暂停一年,并于2027年再加息两次。

从中期来看,我们对亚洲经济持乐观态度
亚洲(除日本)的经济增长前景喜忧参半,该地区在科技版块持续表现优异的同时,正面临着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我们预计,科技与非科技版块的显著分化将持续下去。科技版块仍保持韧性,这得益于人工智能需求的持续旺盛以及存储芯片超级周期的支撑。然而,非科技版块仍然疲软,原因在于人工智能相关的溢出效应有限,且美国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加征了更高关税。
通胀已接近谷底,但由于投入成本低迷、产出缺口为负以及从中国的大量进口,低通胀态势可能会持续。低通胀意味着有政策宽松的空间,但各国央行正变得更加谨慎,要储备政策工具以备不时之需。我们预计东南亚和印度将有一些降息空间,而韩国央行等其他央行由于对房地产市场存在担忧,可能会维持利率不变。
亚洲(除日本)的主要下行风险包括贸易紧张形势、全球需求疲软,以及美国对半导体征收更激进的关税。上行风险则包括成功实现的供应链多元化以及人工智能投资产生更强的溢出效应。
从中期来看,我们对亚洲经济仍持乐观态度。尽管当前全球贸易和投资格局的调整给亚洲经济体带来挑战,但该地区拥有坚实的经济基本面和新的增长动力,例如供应链转移、人工智能投资增加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我们预计印度、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将成为最近十年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2026:聚焦AI发展、头部互联网平台的投资动向及即时零售竞争格局
我们认为,中国互联网板块的市场关注点将继续集中在:一是头部互联网平台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战略布局与资本投入;二是国内即时零售赛道的持续竞争态势。
就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而言,我们预计四季度行业竞争强度将趋于缓和,这有望缓解相关企业在第四季度及明年因即时零售业务扩张所造成的亏损压力。
在线娱乐版块,尤其是网络游戏和在线音乐服务,仍具韧性——作为大众消费者负担得起的娱乐方式,在宏观环境偏弱的背景下仍有望保持稳健表现。相比之下,长视频业务因为继续受到用户持续向短视频和微短剧迁移的影响,可能继续跑输其他娱乐细分领域。

中国构建自给自足AI供应链趋势日益显著
我们认为中国AI价值链参与者正积极开发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应用,构建自给自足的国内AI供应链趋势日益明显。
我们注意到,基于算力或AI芯片供应来源的日益多元化,中国AI基础设施投资呈现上升趋势。领先科技企业正利用大语言模型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同时加强其在消费者和企业市场的生态系统建设,从而创造更好的变现机会。
得益于DeepSeek的技术创新,开发AI模型和应用程序的门槛得以降低,我们预期中国大语言模型生态系统将涌现更多商业与技术创新。

中期市场关注点将逐步转向财政刺激政策、通胀走势探讨及房地产市场政策支持等方面
从中期来看,我们认为,市场关注点将逐步转向财政刺激政策、(“反内卷”行动后的)通胀走势探讨及房地产市场政策支持等方面。当前在岸股票市场与钢铁相关大宗商品价格表现稳健,中美关系近期趋于稳定以及资产估值具备吸引力,我们认为长端利率将有更多的上行空间。
在流动性方面,我们预计资金面将保持充裕直至年末,月均七天期回购定盘利率与七天期逆回购利率(OMO)的利差将与近几个月的水平基本持平。鉴于今年11-12月政府债券净供给规模可控且汇率走势平稳,我们认为央行在未来数月没有充分理由收紧流动性。需要注意的是过去几周市场杠杆有所攀升,若杠杆水平继续走高或维持在高位,央行亦有可能会适度收紧流动性。
我们预计市场对货币宽松政策的预期(如降息、降准或通过净买入国债实现更大规模流动性投放)将持续。

政策支持、流动性和产业升级是驱动A股后续上涨的核心动力
我们认为政策支持、流动性和产业升级是驱动A股后续上涨的核心动力。
A股估值在经历近一年的扩张后已偏高,但考虑到无风险利率下行后的股权风险溢价(ERP)仍处于合理水平。
中国“十五五”规划定调的长期全要素生产率升级与科技转型将持续催化结构性行情,但盈利基本面改善仍有待政策的加码。在基本面改善得以确认前,流动性仍是推动市场的关键,
我们认为AI、自主可控和高附加值出海将是明年A股的核心主线。